倒转颠末者的推理书/書

作者/发行:口袋发行

类型:日式 推理 本格

人数:6人

时长:4-6小时

更新:08-03

点击购买剧本复盘真相
剧本介绍:复盘公众号:大锤剧本杀复盘网 《倒转颠末者的推理书/書 》剧本杀复盘故事简介 “工藤爷爷,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和希子奶奶年轻时候的故事 阿?” “可年轻时的故事啊,那要从73年那场大火讲起啊,希子年轻时候可也是个天才呢。”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那还不是输给了爷爷你!这段故事都听了多少次了,爷爷就会吹牛,明明讲的是《倒转!颠末者の推理書 》!”“哈哈哈哈哈这些都是真的,你听我说啊,故事从73年开始……”

《倒转颠末者的推理书/書》剧本杀测评

1.
体验角色:明智小五郎
类型:本格还原/圆桌推理/日式
难度系数:????(五星满)
首先,我是一个专打硬核本的店家。这次抢了两天车,终于抢到了常州展的公车!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体验一级棒,给我的常州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推理书》我们这次打了5个小时多,基本是没有太多扶车的,还原度也很高(感谢同车的高配玩家?)由此可见,其实这个本拿回去是能覆盖大部分玩家的接受度的。在动辄七八个小时大硬核的时代,这样的体量真的很舒服。店家友好,玩家友好。但是时间短不代表体量小,每一幕都十分精彩。6个人无边缘角色,每个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视角,这也是作者改了好多版最后的版本,真的有心了。并且没有线索卡!这也是我喜欢圆桌推理的其中一个原因。全程非常连贯,循序渐进,虽然一个案件之后又是另一个案件,但是没有任何枯燥乏味的感觉,相反越盘越起劲,越盘越感觉精彩!
最后的大还原,将前面盘的所有故事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时候,反转又来了!这里不剧透,我只能说,你之前感觉到的所有不合理,在这瞬间都合理了!然后反转又来了!一段小演绎,结束了全本的内容。但是我的大脑始终不能平静啊!严谨的逻辑,不停出现的小细节,真是一场超棒的推理盛宴!推荐硬核玩家一定要打一场好吗!
Ps:这个本的破冰,是我见过硬核本里最有意思的…不是说搞笑,而是形式真的很新奇,大概每一个硬核玩家都会很喜欢的吧~
沈阳11号剧社晓蕾先生
 
2.
《倒转颠没者的推理书》测评
人数:6人(4男2女)反串不影响体验
时长:5.5小时左右
类型:日式硬核还原社会派
如果你热爱硬核你一定要冲!如果你喜欢社会派推理你一定要冲!如果你喜欢社会派追求行为逻辑你一定要冲!如果你不喜欢大量线索卡你一定要冲!如果你是细节怪你一定要冲!
总结一句话:只要你热爱推理,这个本没有不冲的理由!
真的很有幸在展会临近尾声抢到了这个常州展爆款热门的硬核推理本!简直是推土机的狂欢,细节控的**!首先这个本从类型上来说,是现在受众最广的社会派推理,从行为逻辑出发,所有的点都有实锤锁的死死的,这样的强逻辑推理玩家怎么能不爱?可以说非常严谨且几乎找不出杠点!
封闭式剧本,阅读量小,没有线索卡,角色本内容不需要有任何隐瞒,PVE的形式让玩家可以毫无顾忌地分享自己视角,并且本里满满细节,只要玩家足够细心和耐心,一定会有突破口,细节点平均分配在每一个玩家的本里,全场无边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所以在还原故事的部分交互性很强。
作者暗藏细节的同时也埋下了很多陷阱,即使细节怪们小心翼翼还是会不小心踩入早就布置好的陷阱中,但这样的横跳非常自然且不需要增加设定,没有任何强设定增加反转,这样的反转不仅不会让玩家们反感,反而显得很高级。
不仅如此,这个本对玩家和店家都非常友好,针对不同的配置有不同的开法,全车推土机还能挑战高难度版,5小时左右的时长,既能让玩家盘的爽又不会让玩家觉得本来很疲惫。阶段性复盘都以小剧场模式呈现,最后的演绎结束,整个故事的全貌既展现给了玩家,基本都不需要再复盘,逻辑清晰,让玩家心服口服。
所以,闭眼冲就对了!
南京HeyShow黑手沉浸式推理社兔砸
 
3.
剧本名:《倒转,颠末者的推理书》
剧本类型:日式/本格/还原/圆桌推理
游戏时长:5.5h
游戏人数:6人(4男2女可反串)
倒转是本次来常州之前就期待的本,经典的日式圆桌推理,没有线索卡,全部细节都埋藏在剧本当中。开篇的破冰环节也设计的很巧妙,我想没有哪个推理玩家会不幻想有一天能写下一个凶案吧,谜面给到你,一起写下这本不会发售的推理书吧。而在之后的环节又呼应了前面的迷题,随着案件的展开,故事逐渐浮出水面,五个案件,让你一次性过足瘾,当BGM响起的时候,只有一句卧槽能够形容。当案件结束时,故事才算真正的开始,逐层的抽丝剥茧,真相也一点点的浮现,可当每一次你以为看见真相时,又一次反转,全程的细节埋藏,逻辑能够自洽,每位玩家都是C位,体验极致抽丝剥茧的快感。最后的演绎也无疑将整个剧本推上高潮,这是一本我们共同完成的推理书。
 
——成都欺诈人生体验馆
 


版权保护: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chugui360.com/a/tuiliben/2022/0803/10104.html